思路与方法

  • 从“筋骨平衡”探析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诊疗思路

    郑屏屏;孙漪凡;郑秀莲;汪冬梅;林建平;陈少清;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脊柱畸形病症,在中医学中归属“龟背”范畴。尽管AIS的患病率及发病率逐年递增,但其确切病因病机仍尚未明确。因此,该研究基于国内外对脊柱畸形病理机制及中医筋骨理论的研究进展,以“筋骨平衡”理论为切入点,探讨了脊柱筋骨平衡对维持运动功能协调的关键作用,并系统阐述“筋束骨利机关”“骨正筋柔,筋柔骨正”的中医生理观与病理互损机制。通过结合当前的研究证据,探讨AIS中存在的筋骨动态失衡核心问题和失衡导致脊柱动静平衡紊乱的病理过程。依据AIS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中医整体观指导原则,构建的“动静结合、筋骨并重”的辨证论治体系,为阐释AIS病因病机及优化临床诊疗策略提供了创新性中医理论依据。

    2025年09期 v.37 1687-1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7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 基于“虚气留滞”理论论治特发性肺纤维化

    王浩然;徐晓晨;刘娜;赵国静;王坤;胡海波;陆学超;

    中医论治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认为其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这与“虚气留滞”理论相契合。“虚气”是以肺、脾、肾三脏虚损为主,“留滞”则体现在瘀血、痰湿、毒邪等病理产物积滞。基于此理论,临床辨证IPF多从“虚”“瘀”“痰”“毒”等病机关键入手,治以扶正补其虚为主,酌情兼以活血化瘀、化痰渗湿、解毒通络之法,以通其滞,临床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故作者基于“虚气留滞”理论,对IPF的病机及治法进行探讨,为临床提供新思路与方法。

    2025年09期 v.37 1692-1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3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 基于五行学说探讨五感疗法在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运用

    王博伟;尹道英;杨艳;

    围绝经期是女性健康调护的关口时期,由于我国出现人口出生率下降,社会步入老龄化发展阶段,使得女性老龄人口在人口结构中占比不断提升。随着老龄女性人口的增多,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常伴有神经、心理等方面的表现。在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方面,中医药具有一定的优势,疗效确切。中医学以整体观念为特点,调整脏腑气血阴阳平衡,强调身心同治。作者在临床中将中医五行理论与现代五感疗法结合进行调治,为临床提供综合治疗方案。

    2025年09期 v.37 1697-17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2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6 ] |[引用频次:0 ]
  • 基于“三本二统”论及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探讨肺癌癌因性疲乏机制

    李梦茜;李山山;齐琳芳;杨水苗;余雪汝;李晓丹;

    癌因性疲乏是肺癌的常见并发症,高发于肺癌的治疗时期和转移阶段,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到肺癌的治疗进展。据研究“三本二统”论中肺脾肾三脏是癌因性疲乏重要的发病机制。目前研究发现,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与肺癌癌因性疲乏发病具有密切的联系。中医学中“肺失宣降、脾运失司、肾精失养”三脏功能异常,均会对线粒体能量代谢产生影响,采用清金保肺、培土调中、滋肾温阳疗法可以缓解癌因性疲乏症状,且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功能。因此,文章基于“三本二统”论及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探讨肺癌癌因性疲乏机制,为治疗癌因性疲乏提供治疗思路。

    2025年09期 v.37 1701-17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6 ] |[引用频次:0 ]
  • 基于“甘润存津”法探讨加减复脉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月经过少

    陈艳辉;周婧;周昕;

    近年来,月经过少的患者在门诊就诊患者中的比例逐年上升。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长发育与生殖,而女子以血为用,女子的排卵与行经均有赖于肝之疏泄,故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可见肝、肾两脏对女子月经起着决定性作用,故月经过少临床上多责之于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等。作者基于多年临床经验,临证中发现肝肾阴虚型月经过少颇为常见,治疗此类患者,若单纯予以滋补气血则有闭门流寇、事倍功半之虞,作者认为临证此类患者从阴虚入手,使用加减复脉汤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方出自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是治疗下焦温病的著名方剂,以“甘润存津”立法,其组方原则对治疗下焦肝肾阴亏型内科杂病及妇科疾病有很大的启发。作者基于“甘润存津”法运用加减复脉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月经过少,临床中疗效明显。现将经验总结如下,以资同道共勉。

    2025年09期 v.37 1706-1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5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5 ] |[引用频次:0 ]
  • 中医药治疗肠上皮化生的优势探究

    蔡逸梅;杨朝阳;

    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是经炎症刺激后发生的一种胃黏膜病理改变,是癌前状态发展为癌前病变的关键一环,是发展为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尽管祖国医学无该病病名,但因中医药防治IM的疗效显著引起广泛关注。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内治、中医外治、中西医结合等特色手段及个体化治疗,在改善患者症状、阻断或逆转胃黏膜病理表现等方面发挥其独特优势,其机制可能是减轻炎症反应、抑制微血管增殖及调节肠道微生态等,是防治胃癌的关键。该文探讨中医药治疗IM的理论指导及突出优势,为IM的临床辨治及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v.37 1712-17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7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 ] |[引用频次:0 ]

名家薪传

  • 曹恩泽运用通补兼施法辨治肾性贫血经验

    盛瑞雪;茅燕萍;杨文倩;王亿平;张磊;

    肾性贫血为慢性肾脏病后期常见并发症之一,患者多会出现乏力疲倦,头晕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表现,其生活质量也随着病情加重而逐渐下降。曹恩泽教授为第二届全国名中医,长期从事于中医药防治肾脏疾病的理论及临床研究,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领域具有丰富经验。曹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肾性贫血主要病机在于本虚标实,即脾肾肝亏虚为本,湿浊血瘀为标致使气血生成运行受阻,并从基于通补兼施法提出治疗应健脾益肾养肝、理气活血化瘀及化湿清热泄浊,为中医药治疗肾脏疾病提供新思路及新方向。

    2025年09期 v.37 1717-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7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5 ] |[引用频次:0 ]
  • 史伟六经与三焦辨证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经验探析

    张凤梅;乔海涛;陈延强;

    史伟教授认为肾病综合征多因外邪侵犯,其辨治可遵循《伤寒论》的六经辨证,由于肾病综合征以脾肾亏损为本,故太阴少阴同治应贯穿肾病综合征各个阶段,以守应变,灵机变通。广西地区处亚热带,暑热下逼,湿气上腾,湿热交蒸,壅滞三焦,因此广西地域的肾病综合征往往具有湿热病的特点,史伟教授在六经辨证的基础上采用三焦辨治,遣方用药,取得显著疗效。

    2025年09期 v.37 1721-1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0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6 ] |[引用频次:0 ]
  • 胡顺金分期分型辨治IgA肾病经验

    刘润楠;胡顺金;王乐;

    IgA肾病(IgAN)作为常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约40%患者将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当前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疗效存疑且副作用显著,凸显出中医药多靶点的治疗优势。基于名中医胡顺金主任三十五余年临床经验,胡顺金主任认为IgAN病位在肾,并可涉及脾、肺等脏腑,界定了IgAN“本虚标实”的核心病机(慢性期以肺脾肾虚为主,急性期以外邪标实为要)及分期分型的分类体系(慢性持续期:肺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脾肾亏虚证;急性发作期:风热犯肺证、湿热内蕴证)。并通过5例典型医案解析,证实分期分型用药的显著疗效,以此为临床分期分型精准辨治IgAN提供指导。

    2025年09期 v.37 1725-1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8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 ] |[引用频次:0 ]
  • 裘式妇科流派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经验

    周琳钰;徐可怡;张婷;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与不孕症关系密切,内异症相关不孕是一种疑难性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提高内异症相关不孕患者的生育率是当前妇科疾病诊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张婷教授在治疗内异症相关不孕方面有独到的经验,认为该病病机以肾虚血瘀为本,兼顾疾病发展过程中寒热虚实的交杂,治疗以补肾化瘀,肝脾同调为特色立法,运用中医周期疗法,补中有泻,攻补兼施,既促进生殖,又抑制病灶,达到促进机体动态平衡、恢复正常生理功能、早日受孕的目的,临床疗效显著。特分享验案一则。

    2025年09期 v.37 1730-1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0 ]
  • 张华活用六君子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经验撷菁

    汪隽婉;张华;黄毅;陈志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不完全可逆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进行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稳定期中的治疗至关重要,中医提倡的个体化方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诊疗中具有显著优势,张华主任提倡培土生金法,兼以化痰行瘀、疏肝理气、调致和中以及分子配伍理论,且因时因地制宜,活用六君子汤加减扶正固本,肺脾同治,每获良效,现将张主任经验总结如下,并附典型医案一则。

    2025年09期 v.37 1734-1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 ] |[引用频次:0 ]
  • 基于新安医学理论探析名中医刘健治疗痹证临床经验

    曹云祥;刘健;

    该文系统探讨了名中医刘健教授基于新安医学理论体系论治痹证的学术创新与临床经验。刘教授在传承新安医家“三气杂至”“痰瘀互结”“固本培元”等经典理论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对风湿免疫病的病理认知,系统提出痹证“脾虚湿盛、痰瘀互结、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的多维病因病机理论框架。创新性构建“从脾论治”为核心的四步疗法:首重健脾祛湿以绝生痰之源,继以活血化瘀通络,佐以补益气血调和营卫,终以培补肝肾固本。其临床实践有机融合新安医家“标本兼顾”“痰瘀同治”等学术思想,强调辨证时需把握“脾虚治痹”的病机特点,为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了具有新安医学特色的新思路。

    2025年09期 v.37 1739-1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5 ] |[引用频次:0 ]
  • 基于肝体阴而用阳论刘鸿恩使用乌梅的补敛功能

    黄怀真;黄玉娟;刘燕平;李仁文;陈晓锋;王清碧;

    刘鸿恩为清代名医,其酷爱乌梅,认为乌梅具有补敛作用,其善用乌梅跟他重视肝的体用有密切联系。他认为肝为五脏之贼,血足则肝静,血虚则肝燥,燥则肝气妄动侵犯其他五脏导致诸多病变。故其特别重视补肝治法,其最常用的方子为乌梅四物汤,认为其有滋阴、生血、敛肝之妙用。文章将从肝的体用出发,对刘氏使用乌梅的补敛功能进行剖析,探论其最常用的乌梅四物汤的扩展和运用,并结合现代乌梅药理研究进展佐证,为临床上扩大和提升乌梅应用的疗效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v.37 1743-17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2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0 ]
  • 吴耀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临证经验

    王军丽;陈一斌;

    恶性肿瘤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在临床中愈发常见。中医尚未见有“恶性肿瘤”之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癥”“瘕”“积聚”“虚劳”“噎膈”“瘰疬”等范畴。中医药能够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综合疗效。吴耀南教授辨治中晚期恶性肿瘤,认为正气亏虚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的根本因素,提出脾虚是中晚期恶性肿瘤的核心病机,邪毒内聚是触发因素,其中邪毒主要包括气滞、痰凝、瘀血、癌毒等的不同,提出以益气补脾、解毒抗癌、活血祛瘀、理气化痰及中西并用为其主要治法,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25年09期 v.37 1748-1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6 ] |[引用频次:0 ]
  • 杨言府基于“态靶辨证”论治肝郁脾虚型不寐临床经验浅析

    吴亚宁;洪亮;杨言府;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其对患者身体、心理及生活质量均产生极大影响,且现在越来越多人因各种原因出现失眠。杨言府教授指出肝郁脾虚型不寐病机为肝气郁滞、脾失健运,致使气机运行失常,气血运化乏源,心神失于濡养,发为不寐,治以疏肝解郁,健脾安神,总结出经验方健脾疏肝方,并在临床中取得佳效。

    2025年09期 v.37 1752-1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5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0 ]

数据分析

  • 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肾癌网络药理学研究

    张文科;李成银;惠淼鑫;赵浩然;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Compound Kushen Injection,CKI)治疗肾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预测CKI活性成分潜在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TTD和DisGENET数据库筛选肾癌靶点,取二者交集得到共同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并通过Cytoscape 3.9.1 软件进行拓扑分析,筛选出CKI治疗肾癌的核心靶点和主要活性成分。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和Pymol完成分子对接。结果:CKI共有25个活性成分,CKI和肾癌有174个交集靶点。CKI治疗肾癌的主要活性成分有苦参碱、苦参酮、槐醇碱、槐定碱和β-谷甾醇等,核心靶点为EGFR、TNF、CASP3、IL6、MYC和ERBB2等。GO富集分析得到蛋白质磷酸化、凋亡过程的负调控和MAPK级联反应的正调控等422个生物过程。KEGG富集分析得到癌症中的蛋白多糖、PI3K-Akt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和癌症中的MicroRNA等149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核心靶点和关键活性成分的结合性能较好。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发挥抗肾癌的作用。

    2025年09期 v.37 1756-1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5 ] |[引用频次:0 ]

实验研究

  • 基于miR-155介导的IL-23/Th17通路研究透表和营解毒法治疗银屑病小鼠的作用机制

    黄港;付佳俊;吴云翔;胡初向;黄东北;刘巧;程仕萍;陈沛泽;蓝宏荣;龚丽萍;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透表和营解毒方对银屑病小鼠免疫的影响,从miR-155调控IL-23/Th17信号通路进而调节银屑病免疫微环境的角度探索透表和营解毒法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透表和营解毒方低剂量和高剂量组,每组6只,模型组和低高剂量组采用上述相同方法造模,并于造模当天给药。运用HE染色观察皮损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IL-23、IL-17A和IL-6水平,qPCR和WB法检测ETS-1、IL-17A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使用透表和营解毒中药灌胃后,在高剂量干预下PASI评分相对低剂量组有所降低,2组IL-17A和IL-23水平相比模型组均降低(P<0.05),2组miR-155在中药处理后显著抑制。结论:透表和营解毒方能通过影响miR-155调控ETS-1作用于IL-23/Th17通路从而调节银屑病炎症环境,达到减轻症状,促进组织结构修复的治疗作用。

    2025年09期 v.37 1763-1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5 ] |[引用频次:0 ]
  • 基于TGF-β1/Smads信号通路探讨芪参益心颗粒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徐鑫;王记;寇宗莉;杨开燕;李淑玲;王洁;魏惠平;

    目的:探究芪参益心颗粒对阿霉素(DOX)诱导的心力衰竭(HF)心肌纤维化及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以探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芪参益心颗粒组、盐酸贝那普利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腹腔注射DOX(2.5 mg·kg~(-1)、累积剂量15mg·kg~(-1))1次/周造模。造模后24h末,芪参益心颗粒组予以芪参益心颗粒(5.6g·kg~(-1))生理盐水溶解液灌胃、盐酸贝那普利组予以盐酸贝那普利(0.9mg·kg~(-1))生理盐水溶解液灌胃,模型组以等容积生理盐水灌胃,空白组不干预,共4周。末次给药结束后,采用心脏彩超评价大鼠心功能,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TGF-β1、Smad2、Smad3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4、6、18(IL-4、IL-6、IL-18)等炎症因子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降低(P<0.05);心肌组织TGF-β1、Smad2、Smad3蛋白表达升高(P<0.05);血清CRP、IL-4、IL-6及IL-18表达升高(P<0.05);心肌细胞排列紊乱、肌纤维断裂,并有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纤维化面积及程度显著;大鼠心肌细胞Z线、肌丝排列紊乱、断裂及溶解,线粒体肿胀及发生线粒体自噬,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结构破坏。与模型组比较,贝那普利组、芪参益心颗粒组LVEF、FS升高(P<0.05);心肌组织TGF-β1、Smad2、Smad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血清CRP、IL-4、IL-6及IL-18的表达减少(P<0.05);大鼠心肌细胞排列较整齐、肌纤维断裂较少、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纤维化面积及程度减轻;心肌细胞Z线、肌丝排列较整齐,线粒体肿胀及自噬减轻,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结构破坏减轻。结论:芪参益心颗粒可能通过调控TGF-β1/Smads信号通路对HF心肌纤维化具有一定的延缓作用。

    2025年09期 v.37 1769-1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5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5 ] |[引用频次:0 ]
  • 扶阳壮骨汤激活BMP/SMAD/UPP通路调节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机制

    王勇;李宏宇;刘雨航;王丰幸;

    目的:研究扶阳壮骨汤(FYZG)对类固醇诱导的股骨头坏死(SANFH)大鼠模型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醋酸泼尼松龙联合脂多糖(LPS)构建SANFH大鼠模型。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FYZG治疗组。治疗组自造模第7周起每日灌胃FYZG,连续2周。通过Micro-CT评估股骨头结构变化,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MP2、RUNX2、SMAD4、UPP1等相关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Micro-CT检查显示,治疗组大鼠骨体积分数和骨小梁数量显著高于模型组,表明FYZG改善了骨质疏松和骨小梁损伤。HE染色结果表明,治疗组股骨头的软骨细胞坏死程度较轻,骨小梁裂隙增多情况有所缓解。Western blot分析显示,FYZG显著提高了BMP2和RUNX2蛋白表达(P<0.05),而SMAD4和UPP1蛋白的表达变化未见明显差异。实时PCR结果表明,治疗组RUNX2 mRNA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而BMP2、SMAD4、UPP mRNA的表达未见显著变化。结论:扶阳壮骨汤通过促进BMP/SMAD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因子BMP2和RUNX2的表达,可能对类固醇诱导的股骨头坏死大鼠模型产生骨修复作用。

    2025年09期 v.37 1775-1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0 ]
  • 水药南烛根水提液调控mTOR信号通路对PMOP模型大鼠抗骨质疏松症机制研究

    陆锦锐;陆锦榕;任明权;莫欣宇;申红梅;粟喜凤;和玄;梁子聪;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讨南烛根水提液对PMOP模型大鼠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组(阿仑膦酸钠)及南烛根水提液高、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通过卵巢切除法建立骨质疏松模型。术后8周开始,分别给予各组相应药物干预4周。实验结束后,采用甲苯胺蓝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NF-κB和BMP-2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p-AKT/AKT、p-mTOR/mTOR等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形态学观察:模型组大鼠骨小梁结构破坏,骨组织胶原纤维染色强度降低,排列紊乱;南烛根水提液干预后,骨小梁结构完整性改善,胶原纤维染色增强,排列更加连续、均匀。免疫组化检测:模型组NF-κB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0.05),BMP-2阳性表达显著降低(P<0.05);南烛根水提液干预后,NF-κB表达降低(P<0.05),BMP-2表达升高(P<0.05)。蛋白印迹检测:模型组p-AKT/AKT、p-mTOR/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南烛根水提液干预后,p-AKT/AKT、p-mTOR/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南烛根水提液通过激活AKT/mTOR信号通路,调节骨细胞自噬反应,降低NF-κB表达,升高BMP-2表达,从而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

    2025年09期 v.37 1782-17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5 ] |[引用频次:0 ]

临床研究

  • 基于“治未病”思想的健康干预对农村居民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率影响的观察

    陈光瑞;张天宇;谢悦悦;姚建斌;付钦军;付立彪;

    目的:该研究旨在观察基于“治未病”思想的健康干预对农村居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率的影响。方法:从该县域随机抽取A、B两乡镇常住居民,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即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未病”理论下的健康督导和中医非药物疗法干预。干预期限为6个月。干预结束后3个月,统计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人次,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体质指数、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结果:干预前各项指标对比,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2组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人次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2组血压、血糖控制达标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达标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急性冠脉综合征及相关因素医疗费用总支出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治未病”思想的健康干预能够明显降低农村居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率。在提高高血压、糖尿病治疗达标率,促进农村居民健康、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降低医疗费用支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9期 v.37 1787-1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7 ] |[引用频次:0 ]
  • 生脉活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临床疗效观察

    林梦迪;姚建斌;汪义可;刘韩;

    目的:探讨生脉活血方对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9月—2024年6月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中医院心病科住院部符合标准的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共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标准化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服用生脉活血方,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中国文化改良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存质量量表(C-MLHF)、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min步行试验(6MWT)、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以及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尿酸(UA)、血清肌酐(SCr),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C-MLHF积分、LVESD、LVEDD、NT-proBNP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LVEF、6MWT均较治疗前提高,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且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ALT、AST、UA、SCr水平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加服生脉活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疗效显著,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预后,且安全性较好。

    2025年09期 v.37 1792-17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4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6 ] |[引用频次:0 ]
  • 肾康化浊消肿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对炎症因子水平及肾纤维化情况的影响

    白玉霞;张慧敏;张将军;

    目的:探讨肾康化浊消肿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效果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肾纤维化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2月—2024年8月河南省项城市中医院11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55例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55例在此基础上增加肾康化浊消肿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肾功能、肾纤维化情况、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转化生长因子β1、纤维连接蛋白、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治疗8周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肾康化浊消肿汤联合缬沙坦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减轻肾纤维化情况,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

    2025年09期 v.37 1798-18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5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0 ]
  • 香丹注射液联合依诺肝素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周天文;陈超;王存真;

    目的:分析香丹注射液联合依诺肝素对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CPH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2024年3月淮滨县人民医院92例CPHD患者资料,将采用依诺肝素治疗的46例患者列为常规组,将采用依诺肝素+香丹注射液治疗的46例患者列为试验组。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一秒率(FEV_1/FVC)、用力肺活量(FVC)、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白细胞介素-8(IL-8)、全血黏度、趋化因子配体-18(CC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1.30%高于常规组76.09%(P<0.05);试验组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常规组,血氧分压、氧合指数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SV、CO、FEV_1/FVC、FVC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IL-8、CCL-18、TNF-α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香丹注射液联合依诺肝素治疗CPHD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血气分析指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心肺功能恢复。

    2025年09期 v.37 1802-18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0 ]
  • 参附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观察

    赵英君;闫飞燕;汪泉;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11月—2024年10月确诊并收治的142例ARDS患者病历资料,开展回顾性研究。按照治疗方案分为3组,其中对照1组(46例)接受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照2组(47例)接受参附注射液治疗,研究组(49例)接受参附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均治疗1周,观察3组疗效、不良反应、中医证候积分、血气指标、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结果:与对照1组、2组69.57%、72.34%相比较,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1.84%较高;治疗1周,研究组发热、咳嗽以及呼吸困难分值比对照1组、2组低;治疗1周,研究组血氧分压、氧合指数以及血氧饱和度比对照1组、2组高;治疗1周,研究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比对照1组、2组低(P<0.05);治疗1周,研究组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低于对照1组、2组,超氧化物歧化酶高于对照1组、2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ARDS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血气指标,抑制炎性反应,调节氧化应激,且安全性高。

    2025年09期 v.37 1807-1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3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0 ]
  • 木丹颗粒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张晶晶;史晓阳;李丹丹;

    目的:分析木丹颗粒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选用回顾性的研究方式,收集符合标准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15例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尼莫地平治疗的57例作对照组,接受木丹颗粒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的58例作研究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统计2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系统(TCSS)、血清神经标志物[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磷髓脂碱性蛋白(MBP)、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不良反应。结果:较对照组70.18%,研究组治疗效果89.66%偏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与TCSS分值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正中神经SNCV和MNCV、腓总神经SNCV和MNCV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NGF、BDNF比对照组高,MBP比对照组低(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木丹颗粒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可减轻病情程度,增加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神经标志物水平,且未增加明显不良反应。

    2025年09期 v.37 1812-1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0 ]
  • 太平魏氏经验效方联合奥希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影响研究

    左慧;魏有刚;张进科;黄蓓;

    目的:探究太平魏氏经验效方联合奥希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影响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3月—2024年3月马鞍山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符合标准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计82例,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每组41名患者。对照组将接受奥希替尼治疗,试验组则会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额外服用太平魏氏经验效方。研究将比较2组患者在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期、生活质量、疾病控制率、肺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PFS、OS均延长(P<0.05);2组随访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QLQ-LC13各项评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QLQ-LC13各项评分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FVC、FEV1及6MWT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FVC、FEV1及6MWT水平较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太平魏氏经验效方联合奥希替尼治疗,可以显著遏制病情恶化,延长患者的寿命,并有助于改善肺功能,这种联合治疗方案非常适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2025年09期 v.37 1817-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0 ]
  • 基于伏毒理论自拟芪地固肾汤对糖尿病肾病3期患者相关指标的调控机制研究

    卢荣荣;黄俊臣;赵明刚;

    目的:探究基于伏毒理论自拟芪地固肾汤对糖尿病肾病3期患者肾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及尿足细胞损伤相关指标的调控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河南省濮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7例糖尿病肾病3期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达格列净治疗,观察组49例增加基于伏毒理论自拟芪地固肾汤,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血糖水平、肾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尿足细胞损伤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血糖、24 h尿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而2组肌酐、尿素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后,2组患者尿足细胞损伤相关指标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基于伏毒理论自拟芪地固肾汤用于糖尿病肾病3期患者疗效确切,能够改善血糖,减少尿蛋白排泄,降低血管内皮功能及尿足细胞损伤相关指标。

    2025年09期 v.37 1822-1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0 ]
  •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探索老年髋部骨折坠积性肺炎合并便秘的相关性研究

    刘肖雅;倘艳锋;陈香;杨璇;高起;杨玉霞;

    目的:该研究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探讨老年髋部骨折坠积性肺炎合并便秘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2019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134例老年髋部骨折并发坠积性肺炎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多因素联合的预测价值。结果:老年髋部骨折坠积性肺炎合并便秘的发生率为58.96%。2组在便秘史、是否使用镇痛药、麻醉方式及中医证型总体分布上的比较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便秘史[OR=6.826,95%CI(2.546,18.304)]、术后使用镇痛药[OR=4.475,95%CI(1.852,10.816)]、中医证型从气阴两虚到肺脾气虚[OR=6.507,95%CI(2.548,16.614)]将增加老年髋部骨折坠积性肺炎合并便秘的风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各独立影响因素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806,对判断老年髋部骨折坠积性肺炎患病后是否合并便秘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该研究表明老年髋部骨折坠积性肺炎合并便秘发病率较高。便秘史、镇痛药史、肺脾气虚型与老年髋部骨折坠积性肺炎合并便秘密切相关,三者联合预测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可根据其进行精准护理干预。

    2025年09期 v.37 1827-1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0 ]
  • 自拟补肺益肾平喘汤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及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指标的调节作用

    张晓辉;

    目的:探究自拟补肺益肾平喘汤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及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指标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06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雾化组和汤剂组。雾化组53例给予布地奈德治疗,汤剂组53例增加自拟补肺益肾平喘汤,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血气指标、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指标、不良反应。结果:汤剂组临床总有效率94.34%(50/53)高于雾化组81.13%(43/53)(P<0.05)。2组治疗8周后FVC、FEV1%、FEV1/FV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汤剂组高于雾化组(P<0.05)。2组治疗8周后PaO_2、SaO_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汤剂组高于雾化组;PaCO_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汤剂组低于雾化组(P<0.05)。2组治疗8周后ARE、Keap1、Nrf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汤剂组高于雾化组(P<0.05)。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汤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77%(2/53)与雾化组7.55%(4/53)经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自拟补肺益肾平喘汤可调节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改善呼吸浅短难续、声低气怯等症状,调控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指标,有良好的安全性。

    2025年09期 v.37 1832-18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7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八珍汤加减联合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肠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研究

    凌国云;王学中;陈晓燕;

    目的:探讨八珍汤加减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肠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12月在太仓市中医医院采取mFOLFOX6方案/FOLFIRI方案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肠癌患者86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43例。治疗组采用八珍汤加减联合rhIL-11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rhIL-11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5天,第7天、第10天的血小板计数,并对2组患者治疗10天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小板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5天2组血小板水平均升高,而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7天治疗组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t=3.832,P<0.05),治疗后第10天治疗组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t=4.673,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440,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较对照组(χ~2=5.472,P<0.05)。结论:八珍汤加减联合rhIL-11比单一应用rhIL-11治疗肠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能明显提升外周血小板数值,提高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效果,同时能够改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此中西医结合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25年09期 v.37 1837-1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0 ]
  • 基于“肝主筋、肾主骨”理论探讨经典名方“二至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

    刘蔓蔓;吉兴旺;王照辉;王丹彤;王丹;尉凤娟;万凤;杜星辰;祁虹皓;王丹辉;

    目的:观察“二至丸”联合地舒单抗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80例肝肾阴虚证的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地舒单抗,治疗组给予二至丸联合地舒单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骨密度(BMD)、25-羟基维生素D、骨转换标志物及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90%(P<0.05)。中医症状积分:相较于治疗前,2组在治疗后均呈现积分下降的趋势,且治疗组积分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MD:治疗后2组BMD水平都有所提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25-羟基维生素D2组均较治疗前升高;骨转换标志物:治疗后2组N端骨钙素、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β胶原特殊序列均有所降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至丸联合地舒单抗可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肝肾阴虚证患者的腰背疼痛等症状,增加骨密度,改善骨代谢指标,提高综合治疗效果。

    2025年09期 v.37 1841-1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6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5 ] |[引用频次:0 ]
  •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欣母沛在预防剖宫产宫缩乏力产妇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李丽;史天云;杨金丛;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欣母沛在预防剖宫产宫缩乏力产妇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剖宫产宫缩乏力产妇110例,随机分为欣母沛组、草益母草联合组,各55例。欣母沛组剖宫产后给予欣母沛预防产后出血,益母草联合组剖宫产后给予益母草注射液联合欣母沛预防产后出血。比较2组临床疗效、产后出血量、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血液动力学指标[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应激反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过氧化氢酶(CAT)、肾上腺素(AD)、丙二醛(MDA)]及不良反应。结果:益母草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欣母沛组的81.82%(P<0.05);益母草联合组产后 2 h和产后24 h出血量少于欣母沛组(P<0.05);治疗后,益母草联合组PT、FIB、APTT、D-D低于欣母沛组(P<0.05);益母草联合组心率高于欣母沛组,舒张压、收缩压低于欣母沛组(P<0.05);益母草联合组MDA低于欣母沛组,血清NE、CAT、AD水平高于欣母沛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母草注射液联合欣母沛可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量,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轻应激损伤,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且安全性高。

    2025年09期 v.37 1846-1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筋骨并举”推拿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疼痛及身心健康调适临床研究

    苗宇蝶;李亮;张宇;吕子萌;

    目的:观察“筋骨并举”推拿疗法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NLBP)的疼痛及身心健康方面调适的临床疗效。方法:2022年12月—2023年12月的符合标准的60例CNLB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筋骨并举”推拿)和对照组(常规推拿),每组各30例。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一周及治疗两周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A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疼痛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和PSQI评分均降低(P<0.05)。2组治疗1周差值组间比较,观察组(“筋骨并举”推拿)较对照组(常规推拿)的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和PSQI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2周后组间比较,观察组(“筋骨并举”推拿)较对照组(常规推拿)的VAS评分、SAS评分和PSQI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筋骨并举”推拿疗法可有效调适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疼痛、焦虑抑郁及睡眠等身心健康。

    2025年09期 v.37 1851-1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0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0 ]
  • 电针骶四穴联合常规治疗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疗效观察

    周妮;袁勤;章洪圆;

    目的:探讨电针 “骶四穴” 联合常规治疗对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排尿功能、残余尿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结合隐蔽分组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研究组30例。对照组常规间歇导尿 + 膀胱功能训练)。2组均治疗1次/d,每周治疗5日,共4周。通过比较国际下尿路症状量表(LUTS)、残余尿指标及生活质量量表(QOL)评估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P<0.05)。治疗后研究组LUTS评分降低幅度及QOL评分提升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残余尿指标中,研究组改善显著(均P<0.05)。结论:电针“骶四穴”联合常规治疗可改善脑卒中NB患者储尿与排尿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具有优化生活质量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5年09期 v.37 1856-1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 ] |[引用频次:0 ]
  • 大黄芒硝散脐周外敷辅助治疗急腹症的临床应用

    孙莎莎;汪晋;罗瑞琳;王梦君;丰茂坤;江雯;郑磊;徐茂奇;

    目的:观察大黄芒硝散脐周外敷辅助治疗急腹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腹症患者100 例,其中50例患者行常规西医治疗,设为对照组;余5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黄芒硝散脐周外敷,设为治疗组。检验敷脐后第1天、第3天和第5天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超敏C反应蛋白(CRP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记录VAS评分,观察2组临床表现及疗效。结果:2组患者均临床治愈出院,经比较,治疗组敷脐后第3天和第5天WBC、NEUT%、CRPH、TNF-α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VA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芒硝散脐周外敷辅助治疗急腹症疗效确切,应用便宜,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2025年09期 v.37 1860-1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 ] |[引用频次:0 ]

综述进展

  • 中医药靶向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防治肺纤维化的研究现状

    李宏山;王巧荣;李艳;张晓刚;

    肺纤维化(PF)是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聚集,伴炎症损伤、组织结构破坏为特征的一类肺疾病的终末期改变。PF病因仍然不清楚,机制复杂多样。研究表明,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可调控细胞存活、转移和新陈代谢,与PF密切相关。诸多研究表明,PI3K/AKT通路是中药防治PF的关键通路。作者旨在对PI3K/AKT通路及近年来中药通过靶向调节PI3K/AKT通路防治PF的研究进行综述,为PF的治疗和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v.37 1864-18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9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5 ] |[引用频次:0 ]
  • 巨噬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研究概况

    袁钰;蒋涛;

    巨噬细胞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AS早期斑块的形成,还是AS晚期斑块破裂或血栓形成,巨噬细胞都参与其中。但最近的研究发现,巨噬细胞极化状态和不同表型的相对比例对AS的影响至关重要,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方向,可以有效防治AS。因此,文章整理归纳了近年来巨噬细胞极化对AS的影响,以及中医药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治疗AS的作用机制,为临床防治AS提供新思路。

    2025年09期 v.37 1868-1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营养状况与肠癌术后癌性疲乏的相关性中西医研究概况

    孙奕昕;高允海;

    结直肠癌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高,经手术治疗患者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疲乏症状,影响预后及生活质量。癌性疲乏与营养状况密切相关,伴有营养风险的患者术后化疗时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升高,治疗效果大受影响。营养不良同时会导致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下降,身体机能及抵抗力明显降低,易合并其他疾病影响生活质量。故对肿瘤术后患者尽早行营养风险评估及对症支持治疗,及时针对性营养干预对其病情转归至关重要。中医角度营养不良可归于脾虚证,进而导致虚劳的发生。应用补脾法针对性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性疲乏患者,可提高机体营养相关指标的水平,营养风险的降低有利于躯体疲乏的改善,患者癌性疲乏症状明显减轻。中西医结合治疗其效果不容忽视,发挥各自优势,合理应用中医疗法可提升疗效,提高治愈率及康复速度,目前中医疗法中非药物疗法,如针灸、推拿、艾灸等并未广泛应用于癌性疲乏治疗中,有很大发展前景及发挥空间,值得进一步探索。未来也将进一步研究明确相关指标及机制,为精准治疗提供帮助,为更多患者谋福音。

    2025年09期 v.37 1873-18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 ] |[引用频次:0 ]
  • 基于肾主骨理论在膝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病机及治疗研究概况

    许妍妍;许月霞;许志庆;周慧敏;徐福东;

    膝骨性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骨骼疾病,两者常常随着年龄的增长同时发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中医学肾主骨理论是两者共病的共同病因病机,常常以此作为基本的治疗法则进行组方治疗,发挥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独特优势,文章将补肾法作为基本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病机及治疗进行综述,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借鉴与参考。

    2025年09期 v.37 1878-1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5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6 ] |[引用频次:0 ]

教育管理

  • 基于全周期管理理论的临床结节专科建设与管理实践

    程进;裴国勇;

    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是提升基层医院综合服务能力的关键路径。文章基于“防-筛-管-治-康”五位一体的全周期管理理论,系统梳理了黄山市中医医院结节专科在功能定位、体系建设、服务优化及管理实践方面的经验,涵盖国医大师徐经世团队引入、中西医结合诊疗路径制定、诊疗闭环流程建设等内容。实践表明,该专科建设有效提升了医院对良恶性结节的规范化管理能力,在服务能力、诊疗效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取得积极成效,为基层医院打造高质量、特色化专病专科提供了范例。

    2025年09期 v.37 1882-18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0 ]
  • DRG/DIP背景下公立医院精细化绩效管理实施效果分析

    时小莹;杨可;李婷;程远林;刘蒙蒙;

    目的:分析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RG)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背景下公立医院精细化绩效管理方法及应用。方法:为优化绩效管理方法,某市级公立中医医院于2023年落实DRG/DIP管理,现从医院管理系统查询2022年及2024年医院各项支出及收入情况,获取住院人数及其住院天数,计算并比较两年的成本结余率、实际支付率、平均住院日及床位周转率等数据。结果:2024年DRG/DIP实施后次均费用、药占比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DRG/DIP实施后成本结余率、医保实际支付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DRG/DIP实施后三个科室的维度成本结余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DRG/DIP实施后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为(6.55±1.29)d,明显低于实施前(9.24±1.29)d,差异显著,P<0.05;DRG/DIP实施后患者床位周转率明显高于实施前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DRG/DIP支付制度背景下的精细化绩效管理能够提高医院成本控制效果,且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长,提高床位支持率,能够在保障医疗质量的基础上控制成本。

    2025年09期 v.37 1887-1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4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0 ]

标准与共识

  • 中医湿痹新安医学特色诊疗专家共识

    陈晓露;刘健;

    痹病是以肢体关节疼痛、肿胀、麻木,甚至屈伸不利和变形为主要表现的的病证。其中,湿痹是以湿邪为病因的三级痹病。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的治疗优势逐渐明显,并在临床广泛应用于湿痹,但仍缺乏规范的中医湿痹新安医学特色诊疗专家共识,限制临床证型诊断水平、治疗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升。为此,安徽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全省17家医院的24名专家形成“中医湿痹新安医学特色诊疗专家共识”,临床分为5个中医证候类型,包括风寒湿痹证、湿热痹阻证、湿痰痹阻证、脾虚湿阻证和脾肾阳虚证。并对治则治法、方剂、新安特色制剂和中成药同时进行共识。推广这一全省内达成的共识,在规范湿痹中医诊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5年09期 v.37 1892-18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4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