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与方法

  • 一指禅推拿手法的临床应用及机理初探综述

    高金赢;王勇;

    目的:归纳一指禅推拿手法在各类疾病的临床应用情况,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CNKI)数据库,检索近15年以来有关一指禅推拿手法在各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以及疗效机理文献78篇,分别按照内科疾病、骨伤科疾病、其他杂病以及疗效机制几大类进行分类归纳、筛选66篇,总结一指禅推拿手法的临床功效、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理。结论:一指禅推拿手法在常见内科疾病如失眠、中风、腹泻、便秘等,骨伤科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膝骨关节炎、肩周炎等,以及眼科、妇科、肿瘤科等其他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高;一指禅推拿手法疗效的机制可能包括改善血流动力学变化、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促进神经肌肉修复、改善肌张力、调节大脑内源性物质水平、调节脑功能等有关,也与一指禅手法的操作时间、力量、频率有相关性;而其内在机制还需要更多临床及动物实验等进一步探索。

    2025年08期 v.37 1481-1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基于“上下交损,当治其中”理论论治颈腰痹

    梁梦含;陈柯宇;陈怡萱;郑建文;杨岳聪;王炜灿;唐聪;林蔚莘;

    颈腰痹在青中老人群中均可见,表现为颈腰部酸痛不适、四肢麻木等,常伴发脊源性疾病,病因复杂,治疗多注重局部症状缓解,病情易反复,给患者带来极大困扰。文章基于中医“上下交损,当治其中”理论,认为颈腰痹存在“上下交损”征象,病机从内来看在于中气不足、玄府失司;从外而看在于脊中不正、骨错筋痿。强调“从中论治”,立足整体观念,运用药物、手法内外合治,可有效改善病情,可为临床诊治颈腰痹相关复杂病情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2025年08期 v.37 1489-1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7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卵巢早衰的证治

    王一璇;李静华;

    卵巢早衰是一种多因素的异质性疾病,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未知且复杂的问题,具有多种原因和临床表现,尽管进行了科学研究,但在这一领域的进展甚微。络病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络脉受损,而后其结构或功能的受到影响,出现络病,在临床上慢性病的诊治中常会用到。卵巢早衰是卵巢衰退疾病的晚期阶段,这一病症从卵巢功能不全开始,逐渐发展为慢性病程。该文基于中医络病理论探讨卵巢早衰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旨在进一步研究卵巢早衰的中医络病辨证思路和治疗策略。

    2025年08期 v.37 1493-1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2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基于“虚气流滞”理论论治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阴证

    汤慧;周亮;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是临床常见的乳腺疾病之一,具有易复发、缠绵难愈的特点。中医认为GLM发生发展与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病性总属本虚标实,基本病机为“虚气流滞”,其中脾胃“虚气”为致病之本,脾胃升降失调、气滞络损为发病关键,痰湿瘀之“流滞”之邪为致病之标。针对“虚气流滞”,当养中焦虚气以复脾胃健运,祛痰化瘀以散留滞之邪,顺脾升胃降之性、补宗气、顺肝气以行滞气,以期为GLM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2025年08期 v.37 1499-1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3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关于“态靶理论”在放射性直肠炎中的运用探讨

    樊善堃;李婵娟;谢艳;李庚;贺潇月;谢钧;

    放射性直肠炎是盆腔肿瘤患者经过放疗后引起的直肠放射性损伤,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谢钧教授是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肛肠分会副会长,长期从事肛肠病的中医药研究与治疗。在基于传统中医辨治论治理论及方法,谢教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结合态靶理论,运用“态靶辨治”初步辨别放射性直肠炎的态势主要因湿、热、瘀、毒结聚肠道,肠道脂膜及血络遭到破坏,呈现出虚、湿、热、瘀四种基本态,再从病靶、症靶、标靶三个方面对放射性直肠炎进行精准定位,而后对调态与打靶进行讨论,通过改善机体因病所表现的偏态,激发机体自身调节来恢复人体内环境,精准打靶,争取实现宏观调态与微观打靶相结合的态靶同调模式治疗放射性直肠炎,为临床诊治放射性直肠炎提供新思路。

    2025年08期 v.37 1503-1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6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新安医学“固本培元”理论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浅析

    周婧;刘攀;丁丽;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病机以气阳虚衰为本,血瘀、水饮为标。新安医学“固本培元”理论源于明代汪机“营卫一气”学说,其治则与CHF的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理念高度契合。现代研究表明,该理论可能通过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调节线粒体功能、调控炎症因子、抑制心肌纤维化等途径改善CHF。本文综述新安医学“固本培元”理论在治疗CHF中的应用特色,并总结其可能的现代医学机制,为中医药防治CHF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37 1508-1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1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名家薪传

  • 刘振昌运用十灰散化裁治疗放射性肠炎出血经验

    周君志;刘振昌;杨莎莎;

    放射性肠炎(radiation enteritis,RE)是放射治疗后出现的常见不良反应之一,其中出血是RE最为麻烦的问题,严重者甚至会导致重度贫血而需要经常输血治疗,令患者痛苦不已。刘振昌,主任医师,安徽省基层名中医,颍淮名医,安徽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安徽省中医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恶性实体肿瘤的内科治疗三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刘主任认为,RE出血的病因病机为火热毒邪直中肠腑,肠络被火热之邪灼伤,导致血溢于脉外,外泄而出现便血,治宜凉血止血,运用十灰散化裁,同时秉承病证结合的原则,辨证施治,兼顾清热祛湿,泻火解毒;健脾益气、渗湿止泻;温阳补肾,涩肠止泻;益气养阴,生津润燥;活血化瘀,气血并治;疏肝解郁,调畅情志这些治法,在治疗RE出血中能有较为不错效果。文章将刘主任运用十灰散加减化裁治疗RE出血的经验总结如下,并附临床运用医案 1 则。

    2025年08期 v.37 1512-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姜泉病证结合、分期论治痛风经验采撷

    王英杰;周新尧;陈思暖;徐慕娟;姜泉;

    文章介绍了姜泉治疗痛风的经验。姜教授认为,痛风治疗既要辨证论治,也要结合痛风特有的疾病发展规律辨病治疗,即病症结合。痛风发病特点为急性期、缓解期交替出现,当根据各期特征分期论治。因此病证结合、分期论治可简要概括为:活动期湿热瘀阻,重在清热利湿、通络止痛,缓解期脾肾亏虚,治在健脾补肾,再结合现代药理研究配伍利尿排酸中药以辨病治疗。另外,治疗痛风时首辨阴阳,属阳证者处以仙方活命饮加减,阴证者阳和汤加减治之。此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提高中医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

    2025年08期 v.37 1516-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7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费爱华运用“分消走泻”治疗高尿酸血症经验

    欧飞;费爱华;胡开理;赵陈婷;贾金锋;张盼盼;

    该文为费爱华主任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经验总结。费主任认为,该病的病位在肝脾,与湿热阻滞三焦,浊邪滞而不出密切相关。治疗上费主任强调“分消走泻”法,采用内服中药、外施温针灸二者结合的方法,以疏肝健脾,清热利湿,为治疗原则。此法多次运用于临床,治疗高尿酸血症收效显著。

    2025年08期 v.37 1525-1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哈团结治疗糖尿病肾病临证经验举隅

    张宇;哈团结;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一,属于中医学“肾消”范畴,并以此为辨证论治基础。哈团结主任为第二届太和县中医院名医,从事临床工作二十余年,在诊治DKD方面拥有其独特见解及经验。哈主任认为肾消的基本病机是消渴病气阴两虚日久,肾精亏虚,肾络瘀阻,水湿停滞,治疗上以补肾填精,益气养阴为主,辅以祛瘀通络,利水消肿,并依此自拟经验方蝉芪益肾汤,其治疗DKD临床疗效可靠,可推广应用。

    2025年08期 v.37 1529-1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倪代梅舒心解郁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焦虑状态经验

    陈家玉;倪代梅;肖文俊;张寄;

    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焦虑状态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二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西医采用抗心绞痛药物联合抗焦虑药物的治疗方式存在依从性差、不良反应多等局限。近年来在“双心理论”的指导下,中医药治疗该病展现出独特优势。倪代梅教授认为“肝郁气滞、瘀血内阻以致血不养心”是二者的共同病机,并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活血、养心安神”之效的舒心解郁汤,该方以酸枣仁、柏子仁为君安神养心,柴胡、合欢皮为臣疏肝理气,佐以白芍、当归等柔肝活血,川楝子、延胡索行气止痛,通过心肝同治实现气血调和,在临床运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为“双心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025年08期 v.37 1533-1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1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黄修解治疗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术术后心绞痛临证经验

    白雪;黄修解;

    冠心病作为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极大地威胁着人类健康。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是当前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大大降低了冠心病的病死率,但术后胸闷、胸痛等心绞痛复发的症状发生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远期预后及生活质量。黄修解教授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有其独到见解,根据PCI后再发心绞痛临床表现,归纳于中医“胸痹”“心痛”“厥心痛”等范畴,气滞血瘀为常见类型。基于王清任的“瘀血学说”理论,临床上常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上从气血入手,来调控患者PCI术后心绞痛,取得不错疗效。

    2025年08期 v.37 1537-1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8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朱慧志基于“阳微阴弦”运用瓜蒌薤白汤类方治疗胸闷变异性哮喘经验探析

    韩子龙;郭森;朱慧志;

    瓜蒌薤白汤类方出自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为治疗胸痹心痛的经方,包括“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三方,同治胸阳不振、痰阻气滞之胸痹。胸闷变异性哮喘是临床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朱慧志主任认为该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属“阳微阴弦”之理,乃上焦阳位虚损,中下焦之阴邪劫其阳位所致。朱慧志在中医临床中基于“阳微阴弦”理论,运用瓜蒌薤白汤类方加减治疗胸闷变异性哮喘,显著疗效。

    2025年08期 v.37 1541-1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由凤鸣运用通治方治疗肺结节经验

    向红霞;何佳玮;郑如意;雷茂;肖俊杰;钟杨;任益锋;付西;马琼;

    由凤鸣教授根据肺结节演进特征,认为肺结节与气、痰、瘀关系密切,气郁闭阻为肺结节发生之源,痰气胶着为肺结节形成之基,痰瘀搏结为肺结节恶化之根。不同患者肺结节病机特点虽各有侧重,但始终遵循着“郁-痰-瘀-结”这一动态演变过程,因此创立统筹兼顾透郁、剔痰、逐瘀、拔结四方面的肺结节通治方。临证应用中,常在此基础上根据病证侧重灵活化裁,如气郁明显,加以柴胡、香附疏肝解郁;痰浊甚者,加以薏苡仁、冬瓜子除停聚之痰;血瘀偏重,加以桃仁、赤芍通脉化瘀;脾虚湿盛,加以陈皮、白术资脾健运;阴虚肺热,加南沙参、麦冬清肺养阴。同时基于“玄府气液”理论,善联用具有升、散、透、窜等特性的风药开玄助调气血以通肺。文章总结由教授临床运用肺结节通治方相关经验,以期为肺结节的中医诊治及中医药复方制剂研发提供借鉴。

    2025年08期 v.37 1545-1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刘丽芳基于浊毒理论外治肉芽肿性乳腺炎

    伍玉蓉;薛星;邹茜;刘丽芳;

    刘丽芳教授,系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工作老师,湖南名中医,长期从事中医药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工作,在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分期外治上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刘教授认为,肉芽肿性乳腺炎起病突然、病程反复、病势缠绵的疾病特点与浊毒致病密切相关,浊毒贯穿肉芽肿性乳腺炎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中医外治在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治疗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适时合理的外治干预在缩短病程、减轻症状、促进愈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浊毒理论探讨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疾病特点,并结合刘教授的外治经验,浅谈疾病外治过程中该如何祛毒务尽,以提高临床疗效。

    2025年08期 v.37 1551-1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0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贾文魁从肝论治癌因性疲乏经验探析

    闫思思;王佳;张莹莹;王丽琴;贾芸芳;冯锦鹏;贾文魁;

    癌因性疲乏是一种典型的身心共患疾病,常由癌症本身及手术、放化疗等癌症相关治疗所致,临床表现为持续2周以上出现倦怠,常伴有认知障碍及情绪低落等,极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目前该病的西医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贾文魁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从肝论治癌因性疲乏的理论,文章总结其应用乌梅丸加减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经验,为癌因性疲乏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2025年08期 v.37 1555-1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1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数据分析

  • 国医大师徐经世运用三七-皂角刺治疗肺结节作用机制探讨

    程斌;张亚辉;李永攀;高云勇;朱婷婷;何玲;董昌武;

    目的:以国医大师徐经世临床经验为指导,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三七-皂角刺药对治疗肺结节(PN)的作用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中获取三七和皂角刺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肺结节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模型,并由STRING数据库绘制PPI网络。将数据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信号通路分析。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核心靶点及其对应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筛选获得三七、皂角刺中有效化合物 16个和对应活性靶点188个,与PN交集靶点137个,其中AKT1、TNF、PTGS2、IL6、TP53、IL1B、CASP3、MMP9、ECFR、HIF1A、ESR1、HSP90AA1 为核心靶点。KEGG分析显示交集靶点主要富集于癌症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证核心靶点AKT1、TNF、PTGS2与实活性成分槲皮素、漆黄素、山奈酚之间均具有良好的结合性。结论:三七与皂角刺可能是通过调节与癌症相关的信号通路的激活与沉默,参与抑制细胞的生长与增殖,诱导癌细胞的凋亡等多种途径来治疗 PN。

    2025年08期 v.37 1559-1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阳和平喘颗粒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探讨

    郭森;韩子龙;朱慧志;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究阳和平喘颗粒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及检索相关文献获取阳和平喘颗粒的关键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从OMIM、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中获取支气管哮喘疾病靶点;通过 STRING数据库获取 PPI网络,并导入 Cystoscape 3.9.1软件进行进一步优化,并运用该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及“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图。最后使用AutoDockTools 1.5.6软件将核心靶点和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阳和平喘颗粒活性成分涉及869个作用靶点,从数据库中获得支气管哮喘疾病靶点1767个,成分与疾病交集靶点269个,其中包括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非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共涉及2722个功能模块,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获得 214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各核心成分与靶点的对接结果良好。结论:阳和平喘颗粒治疗支气管哮喘展现出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的作用特点,为支气管哮喘的未来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2025年08期 v.37 1566-1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血府逐瘀汤治疗压疮的作用机制探讨

    金诗雨;高翔;洪利凯;沈薇;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对血府逐瘀汤药物成分、作用靶点进行数据挖掘、分析,以探究血府逐瘀汤促进压疮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检索血府逐瘀汤有效成分、相关靶点,使用Genecards数据库检索疾病相关靶点,使用微生信制作Venn图。利用Cytoscape3.7.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其中靶点为交集基因。利用String网络平台检索靶蛋白之间相互关系,并导出PPI网络图,使用Cytoscape软件将药物有效成分及疾病相关靶点网络关系可视化。使用R语言对关键靶点进行GO功能与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并据此绘制了相应的柱状图和气泡图。结果:筛选得到血府逐瘀汤的活性成分157个、药物靶点244个、创面修复靶点3634个,最终得到药物-疾病交集靶点197个。将PPI网络的数据进一步筛选得到IL6、AKT1、STAT3、IL1B、EGFR等10位基因作为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得到GO分析2832条,其中生物过程2508条、细胞组分103种、分子功能219种,选取前10,KEGG 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涉及到信号通路188条,选取前20。结论:血府逐瘀汤可以通过调节IL6、IL1B等炎性因子表达、诱导成纤维细胞迁移、调节细胞增殖分化、调控细胞凋亡等多途径干预压疮愈合各进程,促进创面修复,但结果还需进一步实验验证。

    2025年08期 v.37 1574-1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筛选桃红四物汤改善糖尿病心肌病的GPX4激动剂

    沈安鲁;

    目的:通过分子对接技术筛选桃红四物汤改善糖尿病心肌病的GPX4激动剂,明确其改善糖尿病心肌病的物质基础。方法:运用CB-Dock分子对接平台对桃红四物汤50个主要活性成分及入血成分与GPX4靶点进行分子对接,以Vina得分筛选潜在的激活GPX4活性成分。结果:对接结果显示,桃红四物汤的化学成分与GPX4靶点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结合,其中,Vina得分低于-6的化合物有15个,结合程度由高到低顺序依次是黄芩苷、牡丹皮苷E、麦角甾苷、山奈酚、地黄苷D、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黄花菜木脂素B、芦丁、苦杏仁苷、绿原酸、新绿原酸、红花胺、长寿花糖苷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结论:桃红四物汤中有15个化合物与GPX4的结合能力较好,可能是桃红四物汤作用于铁死亡防治糖尿病心肌病的药效物质基础,也为后期结构改造提供了先导化合物。

    2025年08期 v.37 1581-1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玉米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罗满金;于洪涛;王付强;孙莹莹;龚先琼;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玉米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和相关软件获得玉米须主要活性成分,预测有效成分作用靶点,筛选疾病靶标基因,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和可视化对接作图。结果:共筛选得到玉米须有效成分12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117个。筛选得到3个关键成分为木犀草素、金圣草黄素、α-生育酚醌。PPI网络拓扑分析得出潜在靶点为TNF、PPARG、AKT1。KEGG分析显示主要与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通路有关。分子对接结果表明3个关键成分与3个关键靶点均能够良好结合,其中木犀草素与TNF的结合能为-8.55 (kcal·mol~(-1)),表现出最强的亲和力。结论:玉米须可能通过其成分木犀草素、金圣草黄素、α-生育酚醌和靶点TNF、PPARG、AKT1作用于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信号通路来发挥治疗NAFLD的作用。从网络药理学角度为玉米须治疗NAFLD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5年08期 v.37 1587-1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0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临床研究

  • 基于开阖枢理论运用龙砂开阖六气针法治疗肺癌术后癌因性失眠的疗效观察

    刘洋;朱寒风;丁健;李亮;

    目的:观察在“开阖枢”理论的指导下运用龙砂开阖六气针法治疗肺癌术后癌因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肺癌术后失眠患者分为对照30例与实验组30例。对照组采取口服安眠药物治疗,实验组则是在对照组安眠药物常规治疗基础上在“开阖枢”理论的指导下,予以龙砂开阖六气针法进行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3.3%(P<0.05);2组在PSQI评分上各组内、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均存在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评分(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较少,实验组仅出现2例不适,发生率为6.7%,相比实验组有8例,发生率为26.7%,比例明显下降。结论:在“开阖枢”理论的指导下,予以龙砂开阖六气针法治疗肺癌术后导致的失眠,能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2025年08期 v.37 1595-16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9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虚拟现实技术联合补肺解郁汤治疗慢阻肺合并抑郁状态临床观察

    颜一琴;张锦梅;项丽涵;朱琪蕾;李亚蓉;张安安;胡丹丹;楼黎明;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联合补肺解郁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抑郁状态患者的应用疗效。方法:70例 COPD合并抑郁状态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补肺解郁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虚拟现实技术辅助进行松弛训练。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都有提高;在部分肺功能指标(FEV1%pred、FEV1/FVC)、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上观察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BODE评分、HAMD-17评分、脑电报告中放松度评分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VR技术联合补肺解郁汤治疗COPD合并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调节患者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过程安全,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2025年08期 v.37 1600-16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8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加味清营汤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观察

    陈成;张换友;刘丽;

    目的:观察加味清营汤联合西药在鼻咽癌放疗后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6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清营汤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人体机能状态量表KPS评分和唾液生长因子(EGF)、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检验指标,以及治疗前后口腔黏膜损伤程度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治疗组NRS评分、KPS评分、唾液EGF水平、CRP水平、IL-6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治疗组黏膜损伤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味清营汤能有效改善鼻咽癌放疗后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疼痛及功能状态,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促进口腔黏膜修复,且安全性较高。

    2025年08期 v.37 1605-16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自拟中药方辅助培美曲塞二钠+卡铂+贝伐珠单抗治疗肺癌患者临床研究

    李丹丹;许会平;王友杰;

    目的:探讨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自拟中药方辅助培美曲塞二钠+卡铂+贝伐珠单抗治疗肺癌患者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该院2022年2月—2024年2月接收的118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参照组、观察组,各59例。参照组采用培美曲塞二钠+卡铂+贝伐珠单抗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增加自拟中药方辅助治疗,2组均治疗3个周期。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癌胚抗原(CEA)、卡氏评分(KPS)、糖类抗原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T淋巴细胞(CD_3~+、CD_8~+、CD_4~+)、CD_4~+/CD_8~+、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DCR、ORR高于参照组(P<0.05);与参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更高,中医证候积分更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CA125、VEGF、CEA、CD_8~+、CYFRA21-1水平低于参照组,CD_4~+、CD_3~+、CD_4~+/CD_8~+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辅助培美曲塞二钠+卡铂+贝伐珠单抗治疗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减少毒副反应产生,疗效确切。

    2025年08期 v.37 1609-1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4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根据“六经欲解时”应用通焦利眠贴治疗肿瘤患者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祥祥;周先阳;马丽;徐珩;冷玉玲;吴勇;丁艳琦;郝皖蓉;曾永蕾;

    目的:观察通焦利眠贴治疗肿瘤患者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恶性肿瘤伴有失眠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0例。联合组按“六经欲解时”理论使用通焦利眠贴,同时配合口服艾司唑仑;对照组仅口服艾司唑仑治疗。通焦利眠贴穴位处方:膻中、天枢、气海,频次为1次/d,治疗周期为4周。通过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5-HT水平及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PSQI、WHOQOL-BREF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5-H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通焦利眠贴可以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失眠症状,且安全性较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2025年08期 v.37 1614-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用培正散结通膈汤联合多西他赛及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治疗的效果观察

    李丹丹;吴琼;许会平;王友杰;

    目的:探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用培正散结通膈汤联合多西他赛及奥沙利铂(Docetaxel and Oxaliplatin,DO)化疗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5月河南省商丘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106例。随机信封法分为DO组,联合组各53例。DO组采用常规治疗+DO化疗方案治疗,联合组基于DO组增加培正散结通膈汤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6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1年生存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吞咽梗阻、嗳气呃逆、胸膈疼痛、口干咽燥)、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CA-199)、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免疫功能指标(CD_3~+、CD_4~+/CD_8~+、NK细胞、CD_8~+)以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疾病控制率、1年生存率均高于DO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吞咽梗阻、嗳气呃逆、胸膈疼痛、口干咽燥积分低于DO组(P<0.05);与DO组相比,治疗后联合组SCC-Ag、CA199、TSGF、CEA、CD_8~+较低,CD_3~+、CD_4~+/CD_8~+、NK细胞较高(P<0.05);2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培正散结通膈汤联合DO化疗方案治疗不仅可提高近远期疗效、减轻临床症状,还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好。

    2025年08期 v.37 1617-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胃癌术后患者应用香砂六君子汤合一贯煎联合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肖康;钱业旺;周林;王立宇;高梦捷;

    目的:评价香砂六君子汤合一贯煎联合化疗对于胃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分析2022年8月—2024年8月就诊的安徽省庐江县中医院75例胃癌术后Ⅱ、Ⅲ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予XELOX方案化疗6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中药汤剂“香砂六君子汤合一贯煎”口服。观察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T细胞亚群、12月后肿瘤疗效、化疗相关毒副反应、KPS评分。结果:治疗组3月、6月、12月CEA,治疗组12月CA125、CA199,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2组12个月后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个月、12个月2组肿瘤疗效比较,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的有效率(78.37%)较对照组(68.42%)稍高;治疗组白细胞减少、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汤剂“香砂六君子汤合一贯煎”联合化疗可以提高胃癌术后Ⅱ、Ⅲ期患者的免疫功能,更优的降低相关肿瘤标志物,且部分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患者接受程度高,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

    2025年08期 v.37 1623-1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2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择机穴位贴敷对脊髓损伤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创伤应激水平、胃肠功能及心率变异度的影响

    刘笑彦;杜鹃;周琳琳;

    目的:探究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择机穴位贴敷对脊髓损伤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创伤应激水平、胃肠功能及心率变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郑州市骨科医院2022年1月—2024年2月123例脊髓损伤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两2组,对照组61例,观察组62例。对照组61例给予术后围术期管理,观察组62例增加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择机穴位贴敷,比较2组患者创伤应激水平、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胃肠激素水平、心率变异度及不良反应。结果:干预后,2组创伤应激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肠鸣音恢复、首次排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胃动素水平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2组生长抑素、胃泌素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术后1 d,2组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低频功率/高频功率均降低(P<0.05),2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 d,2组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低频功率/高频功率比较术前均降低(P<0.05),比较术后1 d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2组患者干预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择机穴位贴敷能够减轻脊髓损伤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创伤应激,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调节胃肠激素,并改善心率变异度。

    2025年08期 v.37 1628-1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2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益气和胃胶囊联合艾司奥美拉唑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胃肠功能及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

    李燕敏;程欢迎;刘宇旻;

    目的:回顾性分析益气和胃胶囊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新密市中医院2023年4月—2024年5月80例CSG患者临床资料,1:1匹配设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西药组40例、联合组40例,西药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和胃胶囊。比较2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胃肠功能、免疫功能、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100.00% vs 85.00%)(P<0.05);治疗4周后,联合组胃脘隐痛,便塘或腹泻,纳呆少食,胃脘灼热等中医证候评分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4周后联合组胃泌素、P物质、CD_8~+、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及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32水平低于西药组,胃动力素、CD_3~+、CD_4~+水平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益气和胃胶囊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CSG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胃肠功能、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

    2025年08期 v.37 1633-1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伸筋通络胶囊联合外踝理筋手法治疗慢性踝关节功能性不稳的临床研究

    李连强;李俊宇;刘巍;沈懿;赵国育;

    目的:探讨伸筋通络胶囊联合外踝理筋手法治疗慢性踝关节功能性不稳(functional ankle instability,FA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中医院骨伤科、疼痛科门诊2022年1月—2023年12月第一诊断符合的FAI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伸筋通络胶囊(院内制剂)联合外踝理筋手法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外踝理筋手法治疗,每组疗程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评分(AOFAS)及Cumberland踝关节评分的水平变化,进一步评估2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2组患者在VAS评分、AOFAS评分、Cumberland踝关节评分上均有所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上: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踝理筋手法可促进FAI患者的恢复,联合伸筋通络胶囊口服更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足踝关节活动功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2025年08期 v.37 1637-1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9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刺骨术联合蠲痹汤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陈越鑫;祝宗华;

    目的:观察刺骨术联合蠲痹汤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keen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铜陵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收治的60例寒湿痹阻型KO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以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予以刺骨术联合蠲痹汤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疼痛评分(VAS)、中医症状评分、WOMAC评分,并探究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经治疗后的VAS、中医证候评分、WOMAC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治疗后的每项评分不仅均低于对照组,且降低程度均比对照组大(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6%,观察组比对照组总有效率更佳,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骨术联合蠲痹汤治疗寒湿痹阻型KOA疗效确切,在提升寒湿痹阻型KOA的临床疗效、恢复膝关节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8期 v.37 1642-1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0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浮针疗法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峰撞击综合征Ⅱ期的临床研究

    靳丹丹;马树田;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结合肩关节功能锻炼在肩峰撞击综合征Ⅱ期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采用的是随机对照法,根据肩峰撞击综合征Ⅱ期的诊断标准,结合该研究的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出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浮针结合肩关节功能锻炼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包括针刺治疗和推拿治疗,2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的变化,并比较2组综合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评估疗效,在CMS评分比较方面2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有提高,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更优,经过统计学比较其差异有意义(P<0.05),在综合疗效比较方面,治疗组的数据优于对照组,经过统计学比较其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对于肩峰撞击综合征Ⅱ期患者,浮针疗法结合功能锻炼是迅速缓解疼痛且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2025年08期 v.37 1646-1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8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复元活血汤加减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凝血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王玉玺;黄永华;闫长久;曹哲;

    目的:探讨复元活血汤加减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凝血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4年10月行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9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5),术后第1d,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复元活血汤加减联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凝血功能、炎性指标、中医症候疗效、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凝血功能和炎性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1d,D-二聚体显著升高,且对照组升高幅度大于观察组(P<0.05)。术后第14d,观察组的纤维蛋白质、凝血酶原时间变化幅度更大(P<0.05)。C反应蛋白在术后第1d显著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P<0.001);术后第14d,观察组C反应蛋白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血沉显著改善(P<0.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45%(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复元活血汤加减能有效改善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凝血功能和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2025年08期 v.37 1651-16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肾虚血瘀型POI患者的血清代谢物的研究

    王芬;孔成诚;王莹倩;顿巨燕;操丽;姚锐;程晓嫚;郑杉杉;

    目的:本研究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比较分析肾虚血瘀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患者与健康志愿者血清代谢谱的差异,解析肾虚血瘀型POI的特异性代谢改变规律,筛选与肾虚血瘀型POI相关的潜在标志性代谢物。为肾虚血瘀型POI的早期筛查提供辅助诊断指标。方法:建立POI患者组(n=10)与健康对照组(n=10)的血清代谢物差异表达谱,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和代谢通路富集方法,筛选在两组间呈现显著差异且与卵巢功能相关的潜在代谢标志物,并探讨其可能涉及的代谢调控机制。结果:肾虚血瘀型POI患者血清代谢谱较健康人群发生显著改变。基于筛选标准(VIP>1且P<0.05)和相关性分析(P<0.05),从310种经二级谱图验证的代谢物中鉴定出92种显著差异代谢物(其中上调72种,下调20种)。结论:与肾虚血瘀型POI相关的潜在差异代谢物有三个:Cortisone、2-Methoxy-17beta-estradiol、1-Methyladenosine。与肾虚血瘀型POI相关的显著富集的代谢通路有五条:Central carbon metabolism in cancer(癌症中的中心碳代谢)、Alanine,aspartate and glutamate metabolism(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Glucagon signaling pathway(胰高血糖素信号通路)、ABC transporters(ABC转运体)、Citrate cycle (TCA cycle)(柠檬酸循环(TCA循环))、Cholesterol metabolism(胆固醇代谢)。

    2025年08期 v.37 1656-1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前额叶背外侧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便秘的疗效观察

    陈极;王开;庄明谚;陈和木;

    目的:观察前额叶背外侧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缺血性卒中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3年11月-2025年1月收治的36名缺血性脑卒中便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刺激组和试验组各18例。试验组接受脑卒中常规康复训练及相关药物治疗,及右侧前额叶背外侧的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假刺激组则是将试验组中的重复经颅磁刺激改为假刺激,其他不变,连续治疗14天。采用便秘患者的临床评分量表(Constipation assessment scale,CAS)、Wexner便秘评分、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 quality of life,PAC-QOL)对患者进行评估;同时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瓜氨酸(Citrulline,CIT)、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FABP)、肠三叶因子(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ITF)水平变化。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的CAS、Wexner便秘量表及PAC-QOL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患者在治疗后ITF、CIT水平均较前升高,IFABP较前下降,且试验组CIT、ITF上升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IFABP下降的差值也大于对照组(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额叶背外侧的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便秘症状具有更明显改善作用,可能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2025年08期 v.37 1665-1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蒙台梭利训练法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观察

    吴兆梅;褚小菁;王婷;朱才丰;沈晨晨;

    目的:探讨蒙台梭利训练法对提升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8月-2024年12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病科入住的7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采用SPSS 25.0软件生成的随机序列号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蒙台梭利训练法干预。干预前后采用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量表(SSEQ)、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以及脑卒中生活质量量表(SS-QOL)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训练3周后,观察组在SSEQ、MoCA和SS-QOL三个评估量表上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HADS得分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蒙台梭利训练法有助于提升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自我效能感,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负面情绪,提升生活质量。

    2025年08期 v.37 1671-1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综述进展

  • 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现状分析

    马宝国;崔芙珍;陈学思;白杨;

    目的:分析不同针刺方法治疗中风后失语随机对照试验(RCT)相关结局指标研究现状。方法:检索2014年1月—2024年4月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PubMed、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数据库中有关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的RCT文献,分析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结局指标域、指标测量工具、测量时点及疗效评价与分级标准。结果:纳入272篇文献,样本量为21414例,指标域包括中医病证(15次)、症状体征(571次)、理化检测(109次)、生活质量(39次)、远期预后(11次)、经济学评估(2次)、安全性事件(51次);264项RCT在治疗前后进行指标测量,8项RCT在治疗期间进行了超过2次的临床评估,测量时点以治疗前后4周为主;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临床疗效评价多样。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存在指标测量内容主要为症状/体征类、测量工具适用性不足、测量时点欠规范、疗效标准多样等问题,未来当完善相关结局指标相关研究,建立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核心结局指标集。

    2025年08期 v.37 1676-1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6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中医药抑制神经元钙超载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概况

    黎姿瑛;安红伟;

    卒中是世界上第二大死亡原因,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其发生涉及复杂的多因素和多环节机制。钙超载在脑缺血早期就引发广泛的神经元损伤,是脑功能障碍的关键环节。近年来研究发现,中医药能通过多途径、多靶点抑制神经元钙超载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并逐渐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和潜力。文章综述神经元钙超载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探讨中医药对其干预的价值和不足之处,以期加深对神经元钙超载的认识,为中医药防治卒中提供新视角。

    2025年08期 v.37 1682-16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